您的位置: 首页 >共育沙龙>家园共育>详细内容

家园共育

控制体重 健康成长

来源:锦程幼儿园 发布时间:2024-04-19 10:45:55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根据2020年《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》最新统计: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达到了10.4%。也就是说,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中,每10个就有一个胖小孩。让我们家园共育共同参与到儿童肥胖症的预防保健当中,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,促进幼儿的体重早日恢复到正常范围内,助力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。

1. 进食干预。在儿童早期要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、建立规律的生活制度。引导儿童自主、有规律地进餐,纠正挑食、偏食等不良饮食行为,培养儿童摄入多样化食物的良好饮食习惯。此外,家长还应避免以食物作为奖励或惩罚的措施。

2. 膳食干预。对学龄儿童和青春期少年,加强营养教育和健康教育十分重要,宣传营养知识、引导正确的食物选择,鼓励饮食多样化,多吃水果和蔬菜,天天喝奶,足量饮水,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,少吃含能量、脂肪或糖高的食品。

3. 运动干预。针对儿童,所选择的运动项目应有趣味性、易于实施,以便于长期坚持,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、踢毽子、跳橡皮筋、爬楼梯、跳绳等运动方式。初期运动时间可为10分钟,以肥胖幼儿不感到过度疲劳,每天坚持适当的体力活动,防止“越胖越懒,越懒又越胖"的恶性循环,逐步达到理想的运动时间。

4. 行为干预。幼儿单纯肥胖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,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有利于防止肥胖。行为干预的内容涉及饮食行为和运动行为两个方面。饮食行为干预主要包括减慢进食速度、减少非饥饿状态下进食,避免边看电视边吃东西,控制零食、减少吃快餐的次数、晚餐后不加点心等(如甜点、甜饮料、油炸食品)。此外,还包括食物烹调方式的调整(避免油炸)。

5. 心理干预。很多研究发现,肥胖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,表现为缺乏自信、内向抑郁、受同伴歧视、伙伴关系不良、自我评价差等。心理干预往往是在前述3种干预治疗同时进行,其目的在于激发儿童及家长强烈的减肥欲望,克服各种心理障碍,增强自信心,消除自卑心理,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。
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