呵护成长,从“心”开始
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》提到:"幼儿园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,也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。” 3-6 岁是幼儿心理发展、成长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,增强幼儿的心理索质,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幼儿园、家庭和社会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。
一、什么是幼儿心理健康?
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、积极的心理状态,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很好地适应环境、发展自我、充分体现生命的活力,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。发育良好的身体、愉快的情绪、强健的体质、协调的动作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,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。
二、幼儿心理异常的表现
1.情绪方面:烦躁、郁闷、焦虑、容易生气、爱哭闹等
2.行为方面:比平常更黏人、发果不动、沉默少语、精神不集中、吃手、暴力倾向等。
三、我们可以这样做
1.家长要充分尊重幼儿,如果教育方法不正确会影响幼儿心理健康。家长应该采取正确的方法教育幼儿,教育孩子要有要求、有方法,更需要有度,家长要尊重幼儿,鼓励幼儿独立做一些事情。
2.幼儿常常通过父母的情绪和行为来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,所以父母应及时觉察并调节自己的焦虑、恐惧,在幼儿面前呈现出稳定、积极且有力量的一面。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,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,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来对待孩子,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。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,从内心尊重孩子,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,将孩子当作成人一样给予尊重,
3.给孩子指出值得品味的各种细节。生活中的点滴很容易被忽视略过,我们指给孩子看,就是在延长这些瞬间、扩大这些细节。平时多去发现孩子这些优秀品格的表现,一旦发现,就及时肯定,这样久了,孩子就会更多地朝这些方向去发展。
4.交往与沟通、分享与合作是孩子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品质。作为家长,要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,让孩子在活动中释放消极的情绪发展兴趣爱好,提升交往能力,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。
5.如果孩子出现了负面情绪,家长不要怪罪孩子,而是要让孩子知道,成长过程中出现各类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,大人们也会有类似的情绪,从而鼓励孩子学习接纳自己的坏情绪。
呵护成长,从“心”出发。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,要引导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,给予他们良好的教育的同时,父母更要给他们做出良好的榜样。让我们把“爱”的温度和“心”的色彩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,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里成长,身心健康,幸福快乐每一天!
用户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