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
一、什么是基孔肯雅热
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通过媒介伊蚊(俗称“花斑蚊”)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,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发病。其潜伏期一般是2-12天,通常是3-7天。
二、基孔肯雅热的典型症状有哪些
基孔肯雅热典型症状为急起高热,体温可达39℃以上,持续2-7天;关节剧痛,累及多关节致活动受限;约半数患者发病2-5天出皮疹,如斑丘疹等,多在面、颈、躯干及四肢,持续3-4天。还可能有眼结膜充血、咽痛、浅表淋巴结肿大等。
三、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
主要通过携带病毒伊蚊叮咬传播,最常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蚊伊蚊。当蚊虫叮咬了感染者2~3天后,再叮咬人时,可被叮咬者感染。感染者血液中病毒载量高,病毒还可通过输血或意外接触感染者血液而传播。
四、基孔肯雅热的预防措施
(一)环境防蚊,从源头减少蚊虫滋生
1.清积水:及时倒掉花盆、托盘、瓶罐等积水,闲置容器倒扣;水生植物3-5天换次水。
2.管特殊:废旧轮胎遮雨或打孔排水,大型水体养鱼/投灭蚊幼药,疏通沟渠、封集水井。
3.整环境:清理垃圾、杂草,减少蚊虫藏匿处。
(二)个人防护,避免蚊虫叮咬
1.物理防护:居家装纱门纱窗、用蚊帐;外出穿浅色长袖长裤,婴幼儿用防蚊纱巾。
2.用驱蚊产品:选含避蚊胺、派卡瑞丁等成分的驱蚊剂,或用蚊香、电蚊拍。
3.避高危时段:清晨、黄昏少去草丛、水边等蚊虫多的地方。
(三)出现症状,及时就医
若出现急起高热(39℃以上)、关节剧痛、皮疹(如斑丘疹)等疑似症状,尤其是近期有蚊虫叮咬史或去过流行区,需尽快就医,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,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,避免延误病情。
用户登录